值得关注的是,新船交付时点(2027-2028年)恰逢全球航运业环保法规趋严的关键阶段。国际海事组织(IMO)的现有船舶能效指数(EEXI)和碳强度指标(CII)等要求将全面深入实施。海丰此次订造的新一代2700TEU船舶,必然将采用当前最先进的节能环保设计和技术标准。黄海造船作为国内支线集装箱船和滚装船建造领域的佼佼者,其技术实力为这批新船满足甚至超越未来严苛的环保法规提供了坚实保障。
Seaway海事新闻获悉,亚洲航运物流巨头海丰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近日正式落子新船建造计划。其全资附属公司海丰船东有限公司已于8月2日与中国知名民营造船企业——黄海造船有限公司签订具有约束力的造船合约。根据合约,黄海造船将为其建造4艘现代化2700TEU(标准箱)集装箱船舶。
本次订单总金额最高达1.52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96亿元),单船造价最高为3818万美元。新船交付时间表已明确:首制船将于2027年12月31日前交付,第二艘和第三艘将分别于2028年3月31日和5月31日前加入船队,最后一艘计划在2028年7月31日前完成交付。这一紧凑的交付节奏,凸显出海丰国际对运力提升的迫切需求与对市场机遇的前瞻把握。
深挖支线市场,强化自有船队韧性
海丰国际在公告中强调,作为亚洲领先的航运物流企业,集团致力于提供综合运输及物流解决方案。此次订造新船的核心战略意图在于扩充自有集装箱船队规模,以强有力的运力支撑回应市场对集团服务持续增长的需求。
行业分析机构Alphaliner数据显示,2700TEU船型是当前亚洲区域内集装箱运输的主力船型之一,尤其在连接中国、东南亚、日韩等高频贸易航线上具备显著的灵活性与经济性优势。海丰国际长期深耕亚洲区内网络,拥有密集的航线覆盖和稳定的客户基础。此次投资精准锚定其核心优势市场,将进一步巩固其在亚洲区域航运领域的领先地位
拥抱绿色航运,黄海造船技术护航
值得关注的是,新船交付时点(2027-2028年)恰逢全球航运业环保法规趋严的关键阶段。国际海事组织(IMO)的现有船舶能效指数(EEXI)和碳强度指标(CII)等要求将全面深入实施。海丰此次订造的新一代2700TEU船舶,必然将采用当前最先进的节能环保设计和技术标准。黄海造船作为国内支线集装箱船和滚装船建造领域的佼佼者,其技术实力为这批新船满足甚至超越未来严苛的环保法规提供了坚实保障。
市场复苏与结构优化双重驱动
海丰国际此次下单也契合了当前集运市场的微妙变化。据克拉克森研究最新报告,尽管全球集装箱船新订单在近期有所回落,但细分市场中的支线型船舶(特别是2000-3000TEU区间)订单活动仍保持相对活跃。这主要源于两大因素:其一,全球供应链重构背景下,区域贸易增长强劲,对高效、灵活的支线运输需求旺盛;其二,船东积极寻求更新船队,以更节能环保、运营成本更低的新船替换老旧船舶,应对法规和成本压力。
海丰国际近年来持续优化船队结构,稳步提升自有船舶比例以增强运营稳定性和成本可控性。此次4艘新船交付后,将进一步优化其船队构成,降低外部租船市场的波动风险,并提升在主力航线上的服务保障能力和长期竞争力。据业内观察,此举也是海丰面对东南亚等新兴市场贸易量激增的未雨绸缪。
海丰国际此次斥资超10亿元人民币订造4艘现代化支线集装箱船,是一次着眼于未来五年发展的关键战略布局。它清晰地传递出以下信号:海丰国际对亚洲区域内集装箱航运市场的长期增长潜力充满信心;坚定不移地贯彻提升自有船队规模和质量、强化核心竞争力的战略;并积极拥抱绿色低碳转型,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这批预计于2027-2028年交付的新船,将成为海丰国际持续领航亚洲区域航运市场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