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界网消息,分析师指出,集装箱船订单在今年上半年推动了新造船市场,与此同时,需求端受到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的“301调查”的影响,导致观望与顾虑增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订单落地。
上半年新造船市场回顾
MSI董事总经理Adam Kent对上半年新造船市场进行了回顾。他指出,集装箱船订单与近年来持平,约占所有订单的一半。其他主要细分市场情况则不同,油轮订单收缩了约三分之二,干散货船和LNG船的订单下降了80%。
他解释称,“因此,截至目前为止,今年订单量大幅下降。我认为,很明显,地缘政治动荡导致一些船东观望。我们看到大多数细分市场出现疲软,新造船价格有所回落,我认为这也导致船东们坐下来盘点,而不是急于下单订购新船。”
脱碳正在集装箱船和邮轮领域崭露头角,今年上半年订购的新船中约有50%是双燃料动力。
美国“301调查”的影响
他指出,“MSI看到中国船厂的订单大幅下降,约占2025年上半年所有新订单的三分之一,而一年前为70%。”
他表示,“中国船厂订单大幅下降。其中可能有一部分原因可能是‘301调查’所推动的,但我认为也必须关注订单的来源。”
如上所述,干散货船订单急剧下降,而中国船厂在这一领域占据主导地位。“我认为,统计数据至少是由特定细分市场缺乏订单和‘301调查’共同导致。”
美国“301调查”对日本和韩国船厂来说是好消息吗?
他指出,“毫无疑问,这对韩国和日本船厂来说都是好消息。”
传统上,中国船厂相较于日本和韩国船厂有价格和产能优势。然而,如果船东希望在中国船厂订购,即使他们自己不打算跑美国市场,他们也可能会考虑对转售价值的影响,而不想购买一艘经济上处于劣势的船舶。
“我认为,韩国和中国船厂将为那些希望保留选择权的船东提供一些帮助,无论是在美国进行交易,还是在他们最终将船舶出售给更广泛的市场时。”
日本和韩国船厂也可以受益于美国和印度政府振兴造船业的愿景。韩华海洋已投资美国费城造船厂,HD现代已与印度科钦造船厂签署合资协议。
Adam Kent表示,“我认为,如果美国和印度等国家真的想要在造船方面取得突破,他们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与来自韩国和日本的船厂合资或合作。”
客观上,从上半年数据来看,“301调查”导致观望与顾虑增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订单落地。与此同时,目前全球手持订单排期接近4年,能够提供少于4年,甚至3年以内(2028年)船台依然受到市场的欢迎。
事实上,从经济学角度看,中国造船业的强势崛起得益于技术水平的提升,创新能力的增强,全球产业转移的市场机遇以及强大的产业工人群体和大规模生产能力。此外,完整的产业链也是重要原因。这也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其实也反映了全球经济结构的变迁。总之,谁能把握、适应并满足市场需求,谁就能占领市场,这靠的是硬实力。
简言之,美国、日本和韩国造船业缺的不是技术、资金和政策支持,在扩大产能方面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缺“人”,而且是“勤奋且能干”的产业工人群体......
换言之,面向未来的不确定性,不论风云如何变幻,只要中国造船企业保持对市场变化的敏锐性,理性看待周期性变化,继续发挥自身优势,特别是依靠“勤奋且能干”的产业工人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这将是最大的底气来源。
2025年下半年新造船市场展望
MSI预计,今年下半年订单总量将与上半年约6000万总吨持平。集装箱船仍将占订单的最大份额,干散货船、油轮和LNG船的订单量将仍然低迷。
Adam Kent总结称,“MSI目前预测,到2026年,订单将进一步收缩。”
然而,鉴于过去几年集装箱船订单的意外持续活跃,预计集装箱船订单将有所疲软,但他指出,“谈到集装箱船订单,还真永远不能说永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