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way海事新闻获悉,8月7日,中国船舶集团武昌造船(以下简称“武昌造船”)联合中国船舶工业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船贸易”)与一家知名未公开身份的船东成功签订2+2艘高端绿色海工船(Energy Construction Vessel,简称ECV)建造合同。这标志着武昌造船在国际高端海工装备市场再获新突破,进一步彰显了“中国智造”“中船智造”在全球船舶工业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Seaway海事新闻获悉,8月7日,中国船舶集团武昌造船(以下简称“武昌造船”)联合中国船舶工业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船贸易”)与一家知名未公开身份的船东成功签订2+2艘高端绿色海工船(Energy Construction Vessel,简称ECV)建造合同。这标志着武昌造船在国际高端海工装备市场再获新突破,进一步彰显了“中国智造”“中船智造”在全球船舶工业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设计领先:该ECV海工作业船,采用挪威Salt公司先进设计理念,“绿色心脏”+“智慧大脑”,实现“一船多能”。总长111.2米,型宽23米,型深9.6米,定员111人,总吨位9096吨,配置1400平方米的甲板、DP2动力定位、150T主动波浪补偿海工吊机、大型月池、ROV收放装置、25吨海工吊机和风电Gangway的结构预留,可以全方位满足海上风电和传统油气田开发等复杂作业需求,显著提升海上作业效率,降低综合成本,是现代高端海洋工程的核心装备。
绿色环保:该船满足DNV船级社ER(SCR Tier III)、Battery(Power)、Fuel ready(LFL、TC、MEC)和Recyclable 符号要求,搭载低排放动力系统,配备2套1000KWh电池包,以及未来甲醇燃料改装的设计预留,为低排放动力系统提供澎湃清洁动力。同时,满足未来绿色拆解回收要求,实现未来船舶的绿色拆解。
安全可靠:满足DNV船级社DYNPOS(AUTR-CB) 符号要求,采用冗余推进、智能控制和闭合环网电力技术,即使在恶劣海况下也能保持精准定位,确保复杂作业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确保船舶在惊涛骇浪中也能“稳如泰山”。随着船舶智能化、网络化程度提高,网络安全(Cyber Security)已成为国际船级社和船东的核心要求,该船满足DNV船级社Cyber Secure(Essential)符号要求,数字化安全领域达到国际水平。
“实力派”+“常青树”。武昌造船于2003年开始进军国际高端海工船市场,专注于啃硬骨头—高端、复杂、定制化的海工船舶。经过20余年的深耕细作,在各类海洋工程船型研究、制造技术、工艺研究与应用、船级社规范的基础上,成功建立起海洋工程船型研发与建造体系。与Salt(原VS)、乌斯坦、瓦锡兰、康士伯、等行业巨头优势合作,先后建造交付上海打捞局系列9000KW、16000KW三用工作船或平台供应船、300米和500米饱和潜水支持船,中海油服4000HP、6000HP、6500HP、UT788、PX121、12000HP三用工作船或平台供应船,希腊Toisa公司 VS4612、VS4616、VS483及VS483MAKII系列三用工作船和RSV潜水支持船,新加坡UDS MT6023饱和潜水支持船。深厚的底蕴、丰富的业绩和顶级的“朋友圈”,使武昌造船在世界海工船舶建造市场树立了良好的市场品牌和口碑,得到了国内外船东的高度认可。
国际一流+国内领先。根据克拉克森数据显示,全球在建同类海工作业船共计32艘。其中国内船厂在建14艘,武昌造船手持订单6艘,全球市场份额占比18.8%,国内市场份额占比42.8%,占据国内领先地位。
里程碑+新引擎。此次项目签约,是船东对武昌造船研发实力和建造质量的充分肯定,是武昌造船深耕高端海工市场的又一里程碑,更是中船集团在高技术、高附加值海工船领域打入国际主流市场的最好见证,充分体现中船集团在高端海工装备领域的国际竞争力,是中船集团继LNG船、大型集装箱船之后迈向“高技术高质量发展”的第三极增长线,对服务“海洋强国”“双碳战略”国家使命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为中国船舶工业“走出去”战略注入了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