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正式发布了《上海市建设长兴岛世界级现代化造船基地的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
欲知详情点击阅读原文
《方案》提出,到2027年,长兴岛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规模超过1200亿元,液化气体运输船(以下简称“LNG运输船”)、双燃料集装箱船等高技术船型比例达到80%,建设世界级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先进制造业集群。为实现这一目标,《方案》提出了研制世界级高端装备、突破世界级核心技术、建设世界级韧性产业链、建设世界级旗舰工厂、培育世界级创新生态五大重点任务。 《方案》提出,打造世界级高端装备制造高地,高技术船舶研制能力全球领先,LNG运输船、邮轮等研制能力显著增强,具备15款以上世界主流船型建造能力;打造世界级核心技术策源高地,先进技术创新力、行业标准引领力跻身国际一流,新发布10个以上型号高技术船舶海工装备,建成2个以上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以上国家级中试平台;打造世界级韧性产业链集聚高地,总装牵引核心配套集聚,引育100家产业链关键配套企业,高技术船舶海工装备配套水平显著提升;打造世界级创新生态引领高地,支持引进3家以上国际重点机构,推动5家以上优质企业深度参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在研制世界级高端装备方面,《方案》在LNG运输船、大型邮轮、海工装备、特种船舶、未来船舶、港口装备等高端装备领域提出了相关要求。其中,LNG运输船要具备年产18艘超大型LNG运输船建造能力,中小型LNG运输船自主配套水平达到90%以上,超大型LNG船配套水平达到80%以上,完成特大型LNG运输船设计建造。形成乙烷运输船、液氨运输船、液化石油气船等船型全谱系研制建造能力。 大型邮轮要建设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大型邮轮总装建造基地,形成国际主流大型邮轮船型建造能力。海工装备要提升浮式生产储卸装置、浮式储油再气化装置等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装备设计建造能力,布局深海采矿全系统装备研制,重点攻关采矿船、深海采矿车等关键装备以及矿物输送、布放回收系统等核心系统,推动深远海装备海试验证。 特种船舶要强化破冰船、汽车滚装船、维保船等多型号特种船舶综合研制能力,推动破冰船从中冰级向高冰级、中型向重型跨越,汽车滚装船向新能源车适应性改进,维保船多功能集成应用能力提升。未来船舶要推动研发设计海洋核动力装置,加快形成海洋核动力装备建造能力。推进远洋船舶智能航行、自主决策等前沿技术研究。 港口装备要研制高效岸边起重机、绿色轮胎式电动起重机、港口专用无人驾驶运输装备,实现核心零部件及自动化子系统本土配套。突破港口智能化作业管控关键技术,研发智能化生产调度和资源管理系统,研制自动化率95%以上的港口装备系统,实现港口装备国际市场份额第一。 在突破世界级核心技术方面,《方案》提出,要加强技术攻关,研究流体模拟、力学分析等底层技术,突破低温液货围护、电力推进、电磁控制等关键技术,布局智能航行、极地科考、深海作业等先进技术,加快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等新兴技术赋能船舶海工装备设计建造。围绕智能制造与智能船舶、深海装备与资源开发等,开展集成性、系统性科研攻关。 深化协同创新,支持优势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开展协同攻关,支持深远海全天候驻留浮式研究设施建设。提高融合转化能力,推动研制满足特需场景需求的运维船、观测船、破冰船等特种船舶与水下作业装备等海工装备,保障特需场景功能实现与产能供应。 推进中试验证,建成陆上LNG低温工程试验中心。建设磁性控制、流体分析等实验室及中试基地。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强化海洋作业装备模拟与实验验证、船海智能制造与无人装配产线中试验证。建设数字化制造仿真船舶智能制造中试平台,形成工艺技术研发、应用验证、装备测试评价适配验证等专业化中试服务能力。 在建设世界级韧性产业链方面,《方案》提出,提升产业链配套水平,强化高技术船舶、海工装备总装牵引,围绕动力推进、甲板机械、舾装设备等通用系统,巩固提升大型结构件、船用电气设备、特种泵阀等通用装备配套供应能力;聚焦大型LNG运输船低温液货系统、极地船舶破冰系统、智能船舶自主决策系统等高技术船舶专用配套系统,加快推动低温绝缘模块、液货监测控制设备等核心配套协同攻关及产业化落地,实现高技术船舶核心配套产业集聚。 推动产业链集聚发展。提升长兴岛海洋装备产业园发展能级,建设大型LNG运输船、大型邮轮配套产业园。优化营商环境,开展企业、园区、投资机构等协同招商,促进内外资创新合作,招引船舶海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 促进工业服务业赋能。支持总装制造与供应链服务协同创新平台建设。鼓励优质企业开展绿色供应链试点示范,推动完善碳排放管理和碳足迹核算标准计量体系。推动人工智能赋能船舶海工装备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维服务,推进船舶海工领域垂类模型发展、工业软件研发及应用,促进全流程智能化。 加强区域产业链联动。联动浦东、宝山布局邮轮研发设计、总装建造及系统配套,临港新片区开展甲醇、氨等双燃料船用发动机研制,推进装船应用。引领联动长三角船舶海工装备产业链,围绕大型LNG运输船低温液货系统、大型邮轮安全保障系统、暖通空调系统、船用发动机关重件等,提升关键环节长三角配套能力。 在建设世界级旗舰工厂方面,《方案》提出,建设数字智能工厂。开发船舶设计大模型,推进船舶全三维数字化智能设计平台、复杂系统数字孪生体系研发应用。突破智能船体、智能机舱等关键技术,推进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生产执行等数字化系统数据贯通,建立生产运营管理体系。 强化绿色工艺应用,支持船坞绿色改造和绿色设备更新。推进船舶设计制造协同管控。建立船厂供应链协同管控、碳足迹管控。推广绿色氢能消纳技术应用,推动新型环保水雾喷砂除锈、超高压水除锈等修船技术工艺革新。支持企业加力挥发性有机物治理设施升级改造。 提升修理改装能力。扩展大型LNG运输船、大型邮轮、汽车滚装船等高技术船舶及浮式生产储卸装置、浮式储油再气化装置等高端海工装备修理改装及检验,打造新能源船舶改装和装备试验平台,强化双燃料动力、脱硫脱硝等核心系统改装能力,建设绿色智能船舶海工装备修理改装旗舰工厂,提供检测维修、系统升级等增值服务。 在培育世界级创新生态方面,《方案》提出,强化产业要素供给、加强产业人才保障、推进产城深度融合,促进国际交流合作。推动岸线资源集约高效利用,提高已开发岸线投入产出强度,推动未开发岸线聚焦邮轮、海洋油气开发装备等高技术船海装备。保障重大项目用地指标,提高投资强度与产出。 积极引进全球船舶海工领域优质企业和综合服务提供商,推动国际船级社等船海领域国际重点机构入驻长兴岛。举办“中国(长兴岛)LNG船产业链发展大会”等国际船舶产业高端论坛和专业展会,推动企业与国际船东供需对接。支持相关主体深度参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积极参与国际规则、规范、标准制定。
江苏瑞得流体控制有限公司
JIANGSU RETEC FLOW CONTROL CO.,LTD.
江苏省扬州市经开区钱湾路17号联东U谷18A幢二层
2/F, Building 18A, Liando U Valley, No.17 Qianwan Road, Yangzhou, China
TEL:+86 (0)514-8218 8040
RETEC FLOW CONTROL LIMITED
瑞特流體控制有限公司
Unit A7, 12/F, Astoria Building, 34 Ashley Road, Tsim Sha Tsui, Kowloon, HK
香港九龍尖沙咀亞士厘道34號天星大廈12樓A7室
TEL: +852 9742 0456